《伤寒论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41条: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噀之,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肉上粟起,意欲饮水,反不渴者,服文蛤散;若不差者,与五苓散。
文蛤散方
文蛤五两
上一味为散,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,汤用五合。

《金匮要略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:吐后,渴欲饮水而贪饮者,文蛤汤主之。兼主微风,脉紧,头痛。
文蛤汤方
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
上七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温服一升,汗出即愈。

柯琴认为:文蛤一味为散,以沸汤和方寸匕,服满五合。此等轻剂,恐难散湿热之重邪。《金匾要略》云:“渴欲饮水不止者,文蛤汤主之。审症用方,则此汤而彼散,故移彼方而补入于此。

文蛤汤乃大青龙汤缓剂,以文蛤移桂枝,并减麻黄量。
《本草纲目》云:文蛤一名花蛤,敛肺降火,化痰饮,止咳嗽、消渴。
据《医宗金鉴》所载:文蛤即今吴人所食花蛤,性寒味咸,利水胜热,然屡试而不效。尝考五倍子亦名文蛤,按法治之名百药煎,大能生津止渴,故尝用之,屡试屡验也。

百药煎为五倍子和茶叶、酵曲的发酵品。五倍子经发酵后,功效发生改变。明・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“其体轻虚,其性浮收,且味带餘甘。治上焦心肺、咳嗽、痰饮、热渴诸病,含噙尤为相宜”。百药煎味酸、咸、微甘,性平;归肺、胃经;具有润肺化痰、生津止渴的功效;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。没食子酸、鞣花酸均具有抗菌作用,为其主要有效成分。
本品名称始见于宋・《三因极一病症方论》,而其炮制方法始载于明代,《本草蒙筌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医学入门》和《医宗粹言》中均有记载。
此段摘自http://www.tiprpress.com/zcy/html/2016/21/20162109.htm

百药煎常用于咽炎咽痛、久咳痰多、慢性肠炎,口疮、牙疳、血痢、暑热口渴等证。在桐君堂、同仁堂都可以买到。历代记载百药煎的处方很多,有单方用,更多的是在复方中使用。如:

定嗽劫药
处方:诃子、百药煎、荆芥穗。
制法:上为末,姜蜜丸,噙化。
摘录《丹溪心法》卷二

立效丸
处方:百药煎。
功能主治:痔。
用法用量:上为末,每服3钱,煮稀白粥搅匀服之。面糊为丸,米饮送下亦可。
摘录《得效》卷七

百药煎・文蛤散
Tagged o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