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 are experienced acupuncturists in Sale, south Manchester and Stockport. We can assist you with fertility, IVF, digestion, pain and more.
接前文五运六气・刘完素。“刘完素的学术思想一方面通过多种著作传播,如张从正即是代表,《金史》称其法宗刘守真;另一方面通过穆大黄、马宗素、荆山浮屠等门人传播。荆山浮屠一传于罗知悌,再传朱震亨,于是河间学说便由北方传到江南了。特别是从张从正、朱震亨在接受刘完素的学说后,又都能有所创新,跻身于“四大家”看,刘氏创新的思想对于后人的影响,尤当特别称道。”
张从正、马完素、朱丹溪在老师刘完素的影响下,对运气学说有了不同的继承和发展。
先从《伤寒钤法》说起。此书由马宗素、程德斋合撰,以运气学说阐述《伤寒论》及经方的推演技法。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推求六经病证、所对应伤寒论条文、相应经方和转归预后。如:“假如壬子生人,丙辰日得病,辰属阳支,进三辰到午,却将壬子二字顺行到辰,见壬戌,即上太阳,日字号下第九症,桂枝汤加附子除芍药主之。”
顺便提一句,近邻韩国也有类似著作,朝鲜时代(清朝时期)有一本根据出生日期决定用药的书,名叫《草窗诀》,也是根据“某时出生在某时发病,改用某方”,其中所应用的方药与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多相同。
对于《伤寒钤法》及其作者马宗素、程德斋自古至今一直有非议,认为其让中医沦为算命看病之流。
汪石山曾说:“奈何程德斋、马宗素等,妄谓某生人于某日,病于某经,用某药,某日当汗瘥,某日当危殆。悖乱经旨,愚或医流,莫此为甚。”
叶天士认为:“如马宗素之流者,假仲景之名,而为《伤寒钤法》,用气运之更迁,拟主病之方治,拘滞不通,诚然谬矣。”
朱丹溪则说:“学医之初,宜须先识病机之变化,论人形之处治。若便攻于运气,恐流于马宗素之徒,而云某生人,某日病于某经,用某药治之之类也。”等等。
看来同一师门的朱丹溪也不认可《伤寒钤法》,那么他如何运用运气学说来指导临床看病的呢?
下面摘自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・中风目录下:
愈风汤 中风症,内邪已除,外邪已尽,当服此药以行导诸经。久服大风悉去,纵有微邪,只从此药加减治之。然治病之法,不可失于通塞,或一气之微汗,或一旬之通利,如此乃常治之法也。久则清浊自分,营卫自和。如初觉风动,服此不至倒仆。
药计33味,略。
此药常服之,不可失四时之辅。如望春大寒之后,本方中加半夏、人参、柴胡各二两,通前四两,谓迎而夺少阳之气也;如望夏谷雨之后,本方中加石膏、黄芩、知母各二两,谓迎而夺阳明之气也;季夏之月,本方中加防己、白朮、茯苓各二两,谓胜脾土之湿也;初秋大暑之后,本方中加浓朴一两,藿香一两,桂一两,谓迎而夺太阴之气也;望冬霜降之后,本方中加附子、官桂各一两,当归二两,谓胜少阴之气也。如得春气候,减冬所加,四时类此。此虽立四时加减,更宜临病之际,审察虚实寒热,土地之宜,邪气多少。
从上面可以看出,朱丹溪更认可刘完素晚年的运气学观点,偏重“四时天气者,皆随运气之兴衰也,然岁中五运之气者,风、暑、燥、湿、寒各主七十三日五刻,合乎期岁也。”即一年之内按季节,或节气探讨发病规律,再结合个体差异、地域不同、正邪虚衰,加减用药。即中医的三因制宜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