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、《太阴病篇》8条

    《太阴病篇》共为8条。从273条到280条。
    第273条论太阴病的提纲证,应与阳明病的胃家实对比,以见寒热虚实反映在脾胃上各自不同的证情。
    第274、与276条合看,是论太阴经表的证治。
    第275条论太阴病的欲解时,列于274条“阳微阴涩而长者,为欲愈”之后,有正复邪退相互借助用意之处。
    第277条论自利不渴属太阴,应与282条的“自利而渴者,属少阴也”,互相对看。
    第278条论太阴湿热发黄的脉证和脾家实湿浊作解的机转。
    第279条论脾家气血不和的腹满时痛和转阳明的大实痛证治。
    如果把277、278、279合在一起体会,作者先论寒,后论湿、再论实,以体现太阴为病的层次。
    第280条论太阴病大便利而脉弱的腹满疼痛时,则以减去大黄芍药为宜,因其人已是胃气虚寒之故。

    七、《少阴病篇》45条
    《少阴病篇》共有45条,从281条至325条。
    第281条、282条论少阴病的提纲,而以阴阳两童的脉证和阳虚不蒸腾诊液的病理变化为主。
    第283条论少阴病寒盛亡阳;284条论少阴病被火气劫伤阴;285条论少阴病阴虚禁汗;286条论少阴病阳盛禁汗与禁下之脉。
    以上四条论述了少阴病有治疗之禁,应从阴虚、阳虚两个方面加以理解。 第287条论少阴病阳回寒去;288条论少阴病利止手足转温;289条论少阴病阳回时自烦欲去衣被;290 条论少阴病脉阳微阴浮而为欲愈。
    以上四条诊少阴病阳气恢复,困寒消退的欲愈佳象。
    第291条论少阴病欲解时,所以列于290条之后,其意义则与太阴病同。
    第292条论少阴病吐利、手足不逆冷,反发热者不死;293条论少阴之邪外出太阳,而一身手足尽热,以热在膀胱必便血。两条皆有身热.但有阳气复和邪气外出的不同。
    第294条论少阴阳虚但厥无汗,若强发其汗,必动其血,可构成小便难而口鼻出血的“下厥上竭”的生命危险。
    第295条论少阴病,身踡而利,手足逆冷;296条论吐利烦燥、四逆;297条论下利止,而头眩,时时自冒,298条论四逆恶寒而身蜷,一脉不至,不烦而躁。299条论少阴病六七日而息高;300条论自利、复烦躁不得卧寐。以上诸证,反殃了少阴阴寒内盛,阳气已败,真气已竭的死证;我们从各个证侯的特点而分析出其所以构成死证的原因和证情,以提高理论水平。
    归纳起来,从281条到300条属于少阴病的总论部分,它阐述了少阴阴阳水火升降出入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特点,以及阴阳盛衰,正邪进退和有关预后的问题。所以,它是少阴病的辨证纲领。
    第301条论少阴病始得之而太阳表邪不解的“两感证”。可与92条的病发热头痛、脉反沉合看,以见太阳与少阴为表里的关系。
    第302条继论301条的证候,若延至二三日,而无少阴里寒时,仍可微发其汗的治则。
    第303条论少阴阴虚热证,而以心中烦,不得卧之证为主。从中可以体会少阴为病内关于心肾的事实。
    第304 、305条论少阴病的附子汤证,它一治少阴阳虚背部恶寒,一治少阴阳虚骨节痛而手足寒。背为阳之府,四肢为诸阳之本,故以两条的寒象,以辨少阴阳气之衰。
    第306、307、308条皆论少阴病下利脓血,其中有寒热之别和涩肠止利之分。
    第309条论少阴病吐利,以吐为主证的茣茱萸汤证,应与378条对比,则其义自明。
    第310条到313条论少阴病的咽痛。少阴之经脉“其直者,从肾上贯肝隔,入肺中循喉咙”,故少阴为病而又有咽痛的特点,以及寒热不同的证治。
    第314条论少阴病下利的白通通证;315条论服白通汤,利不止,厥逆无脉,干呕烦者,反映了不但伤阳且也伤阴。应与白通汤加猪胆汁阴阳两顾,也示范“双治”之法。
    第316条论少阴病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;317条论少阴病里寒外热的格阳证。
    第318条论少阴病阳郁不伸的四逆散证,应与少阴病阳虚寒证作比较。
    第319条论少阴病阴虚有热蓄水证。可与316、303条对看:比水分寒热、比证分阴阳.比火上水下的心烦不得眠。
    第320,321、322条论少阴病的三急下。应与252、253、254条合观,以见燥热伤阴急下的角度各有不同。
    第323条论少阴病,脉沉者,急温之,宜四逆汤。此条列于急下之后,以同燥热亡阴互相对比而各有所重。
    第324条论胸中痰实和膈上有寒饮证治;325条论呕而汗出,必数更衣的证治。这两条有虚实之分,故其呕吐之证而有所区别,亦可同166条合参。

    八、《厥阴病篇》56条
    《厥阴病篇》共有56条。从326条到38l条。
    第326条论厥阴的提纲证,它以风阳之气上撞于心,心中疼热;又以脾胃盛寒,食则吐蚘,下之利不止的寒热错杂证候为主。
    第327、328 、329条论厥阴欲愈的脉、时、证,其义同于上。
    第330 条论阳虚寒厥,不可下之,应同335条的“厥应下之”合参。
    第331 条论厥阴寒厥,后见阳复发热、则下利必自止,如又见厥,则复又下利。
    第332 条论热与厥的胜复情况,以及阳热太过而不罢者,必发痈脓。
    第333 条论太阴中寒,而误用黄芩汤,其腹必冷,若反能食者,名曰“除中”,预后多为不良。
    第334条论厥热胜负,若阳复太过而反汗出,则发喉痹,若发热无汗,则利下不止,必便脓血。此条应与332条合看,以证明热气伤阴而有在上、在下、在外之分。
    第335条论阳热厥的前热者后必厥的证候与治法。此条应与354条的阳虚寒厥对比,也应同330条的“诸四逆厥者,不可下之”合看。
    第336条仍论厥热胜复的辨证。然“厥终不过五日,以热五日”,厥热相平,故可断其自愈。
    第337条论厥阴的病机和症状。此条与第7条,第58条的阴阳辨病证、阴阳辨病机,阴阳辨治法成鼎足之势。
    第338条用宾主的笔法写出脏厥与蚘厥的分析和蚘厥的证治方法。
    第339条论热少厥微的病欲愈,与厥而呕,胸胁烦满的其后必便脓血。
    第340条论冷结在膀胱关元的小腹满而手足厥冷。
    第341、342条论厥热胜复的热不除,以及寒多热少的阳气衰退之证。
    第343、344、345、346条论阴盛绝阳的死证。其中示人有应顺护阳气于先的意义在内。
    第347条论脉虚复厥不可下,应与330条合参则明。
    第348条论发热而厥,七日下利的难治之证,
    第349条论寒厥可灸;350条论热厥可清;351条论血虚寒厥而可温的各种治厥方法,第353条、354条论阳虚寒厥治法;355条论胸中实致厥的治法;356条论心下水气致厥治法;357条论邪郁于里,寒热错杂的厥利治法.
    以上诸条论厥的证治,应当对比分析,以见辨证之精.
    第358条论寒利的前驱证候;359条论食入口即吐的证治。
    第360、361、362、363、366、367、368、369条论下利预后的生死诊断。
    第364条论下利清谷,不可攻表;365条论下利所见之脉不同,而其病机也随之不同,是为以脉验证之法。
    第370条论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的治法;371条论热利下重的治法,两条应加对比,以分清寒热下利之证。
    第372条论里寒与表邪的治则,应与91条合参。
    第373条论厥阴热利的证治;374条论热结旁流的证治;375条论下利虚烦的证治。
    以上从367条到375条皆围绕下利问题,或辨其预后,或辨其寒热虚实以及相应的各种治法。
    第376 条论因内痈致呕,治痛而不治呕之理,此条应与第19条同参。
    第377条论里寒外热之呕;378条论肝胃寒饮上逆之呕;379条论脏病还腑之呕。
    从376条到379条皆围绕呕的问题加以辨证论治。
    第380条哕而有虚实之分,38l条论六腑邪实之秽。虚与实对比成文,使读者从中加强辨证认识。

    九、《霍乱病篇》10条
    《霍乱病篇》共有10条。从382条到391条。
    第382条论霍乱病的证候特点,在于呕吐而且下利。
    第383条论霍乱除吐利外而有发热、恶寒等表证。
    第384条论伤寒与霍乱的鉴别诊断。
    以上三条,是霍乱病的提纲证,而有指导临床之作用。
    第385条论阳虚阴盛脉微复利,若利自止者,则为亡血伤津,为阳虚及阴的反映。
    第386条论湿霍乱和寒霍乱的不同治法,以欲饮水和不欲饮水为辨证的依据。
    第387条论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的治法。它和吐利不止的五苓散证有对比发明的意思在内。
    第388条论阳虚吐利汗出,手足厥冷的治法;第389条论既吐且利,内寒外热,脉微欲绝的治法;第390条论吐已下断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的阴阳两虚的证治。此条应与385条对比,以见亡血伤津的不同治法;第391条论吐利己复,新虚不胜谷气的小烦之证。从385条至390条皆有论有方,而有各论的意义在内。

    十、《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》7条
    《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》 的条文共7条,从392条至398 条。
    第392条论伤寒阴阳易之为病的证候特点和治疗方法。
    第393条论大病瘥后劳复和食复证的治法,虽叙证不多,以方推证当有烦热之变。
    第394条论伤寒瘥后更发热的几种不同的证治之法。从392条至394条论伤寒后的饮食、男女、操劳、复感引起发热等的各种治法,使人读之有味。
    第395条论大病瘥(chai)后,腰以下有水气的证治;第396条论大病瘥后气虚而胸上有寒的证法;第397条论伤寒瘥后,虚赢少气,气逆欲吐的虚热证治,一寒一热,极尽对比发挥之能事。
    第398条论病人脉已解,而日暮微烦,属于脾胃气弱,不能消谷所致,故勿庸治疗,而损谷则愈,这说明了大病愈后应注意饮食问题,而带有普遍的意义。
    《伤寒论》的398条有经有纬,发生着纵横的联系。或互相补充,或互相对比、或互相发明,做到了文以载道,以尽辨证论治之能事。为此,凡是学习《伤寒论》的,就必须弄清其条文的编排目的和意义。从而才能登堂入室以窥仲景著书的精神实质,而使学习《伤寒论》有更大的收获。

第二讲 试论《伤寒论》条文组织(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