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・退热

国内八旬翁,新冠肺炎入院一周。肺部CT示:左肺炎症。细菌涂片检查:找到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。给予抗病毒、抗炎治疗,药用阿兹夫定、头孢曲松钠、左氧氟沙星及对症处理,四天后症状减轻,但体温一直在38°C左右,又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三天,使用激素后,白天体温正常,晨起测体温仍在37.5-38°C之间波动,家属与主管医生沟通后,停用激素,通过网诊用中药降温退热。

麻黄替代・小青龙汤

⟪伤寒论⟫第40条: 伤寒,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、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、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 综观仲景用小青龙汤五条(伤寒两条、金匮三条),其病机均与肺失宣降、寒饮内停有关,用此方可使水饮从毛窍外出,小便下行。方中麻黄有宣肺降气、发汗解表、利尿行水功效。出国前在医院工作时常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心病及心衰等,在英国用到原方的机会不多,主要原因还是药物的禁用限用,如麻黄、细辛。

麻黄替代・麻杏石甘汤

前人有谓:麻杏石甘汤,温病第一方。 中医疫病学属于温病学科的研究范畴,探讨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就不能不涉及到麻杏石甘汤。药方由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四味药组成,但在欧美一些国家,麻黄被列为禁药和管控药,麻杏石甘汤属于禁用方,其他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也被禁止销售。 那么,有无中药可以替代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?其他方剂中的麻黄是否也可以被替代?如何替代?这是摆在海外工作的中医师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
结・复诊二则

香港女孩C昨天复诊,服中药5剂后,焦虑不安、心下痞硬按痛消失,胸部皮疹亦消褪,睡眠明显改善一觉到天亮。便秘消,尤其是喝完第一付后,“酣畅痛快量很多”,解后浑身通泰轻松。工作紧张时手抖现象未再发生。

前年此时 · 体质从化

昨天L女士打诊所电话又订了两周中药“咽咳方”,说下周又要去度假了。自前年至今,虽然疫情凶猛,也没能阻挡住她一家人的度假热情,这已经是第七次拿“咽咳方”了。度假是英国人的头等大事,何况是有钱人家。 西医是病因治疗,在特效药物研发成功前,两年多的新冠病毒流行,只能通过打疫苗来降低住院率、重症率和死亡率。 中医没有普适的特效药,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、凭症开药、防治疫毒。

新冠疫苗副作用・风

患者中年男,华裔居伦敦。今年6月打完辉瑞疫苗后,出现头晕、双眼闪烁白光,左下肢麻痹,每天早晨眼周肌肉、脑后连及后背震颤,严重时整个身体颤动,自述“像个晚期帕金森病人。”伴有心前区闷,时有疼痛,头晕震颤影响到进食、饮水、睡眠。先后数次去医院急诊,查过D-dimer、心电图、CT Scan,排除脑梗、肺栓塞等,医院留观后未予治疗。

两张防疫方(二)人参败毒散

人参败毒散一名败毒散,出处以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为最早,因又见于宋・朱肱⟪类证活人书⟫,后世多称谓“活人败毒散”。喻嘉言推此方为治疫第一方。 组成:柴胡、甘草、桔梗、人参、川芎、茯苓、枳壳、前胡、羌活、独活,右十味,各三十两。炮制: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伤寒时气,头痛项强,壮热恶寒,身体烦疼,及寒壅咳嗽,鼻塞声重,风痰头痛,呕哕寒热,并皆治之。用法用量:每服二钱,水一盏,入生姜、薄荷各少许,同煎七分,去滓,不拘时候,寒多则热服,热多则温服。—— 摘自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咳嗽・寒包火

9岁女童,居曼彻斯特,今夏从香港来英国读书生活。 2021年10月初就诊,因淋雨后出现咳嗽、流稠涕、咯少许灰色粘痰,略咽痛,二便正常,舌质淡,苔薄黄,脉浮滑。无恶寒发热,平素喜食西瓜,既往有支气管炎、肺炎病史。就诊前已做新冠病毒检测:阴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