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了多年中医的你,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?

曾看过这样一段话:
“用药其实和医生的个人性格关系很大,一般性格比较强势的,偏攻,性格柔弱 的,偏补。”
“居于攻补之间,游刃有余,需要一个人的心智更圆满。”

一名医生的用药习惯、诊疗思路及学术上有所成就,除了来自师承、后天的学习外,还跟个人的体质、性格息息相关,潜意识里这是本我在不断内求、内省、回归的一个过程。

“量子物理学的观察者效应表明: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正在进行的实验的观察者。我们对自己的观察、对身体的观察、对亲历的世界的观察,可能创造出了我们所见所感的现实。”

⻥在水中不知水。

记得和中医同行聊天说起过:“通过医生开的处方,可以大略判断出这名医生本人的体质:寒热温凉、升降沉浮及有余不足。医生治疗的每一位患者其实都是自己的映射。”

伤寒高手,十之八九都是三阴人,不胖。

扶阳派李可老中医,在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的实践中,最为推崇张仲景,“难症痼疾,师法仲景,”是其一生的座右铭。

李可先生厥阴⻛木体质,偏于寒凉,右降太过。临证喜欢温补扶阳,擅⻓以大量的附子为患者治疗就不难理解了。

在笑傲江湖中的⻛清扬前辈看来,李可老中医是达到了人剑合一的高手境界。

当然,除了体质因素,医生所处的地域、时宜的影响也要考虑。如清·张石顽点评金元四大家所说:“即如刘张李朱,世推四大家。观其立言之旨,各执一偏。河间之学,悉从岐伯病机十九条入首,故其立方,一于治热。戴人专于拨乱除邪上起见,故汗吐下法信手合辄。要知二子道行西北,地气使然之故,不可强也。东垣志在培土以发育万物,故常从事乎升阳。丹溪全以清理形气为本,故独长于湿热。二子之道,虽皆行于东南,然一当颠沛,一当安和。补泻升沉之理,不可不随时迁变也。”

中医高手之路:我是谁